慢回彈海綿聚醚與開孔劑和硅油的關系
近期經常接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同行朋友們來電詢問有關慢回彈海綿生產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技術問題,實際上這些問題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大家都會碰到也包括我自己,原因何在?
聚氨酯畢竟也是個化工產業(yè),這些毛病實際上都牽涉到每個原料的問題。凡參加化學反應的每一個原料都非常重要,無論是主料還是小料都有它的獨特功效,因此假如其中某一個原料在化學反應上產生了變化,那么它就會自然而然地在發(fā)泡過程中從海綿的泡體上體現出來,這是一個基本的原理、所體現出來的問題如果不是病態(tài),那么就是一個啟示;如果是病態(tài)那么我們就要考慮采取什么辦法去解決它;若是對我們的一個啟示那么我們就要考慮怎樣去利用它或者是完善它,要知道很多進化和發(fā)明都是在啟示中發(fā)展起來的。
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目前國內慢回彈聚醚的生產企業(yè)中有上海高橋的2000,南京金蒲的1070,就這二款慢回彈聚醚而言雖然它的羥值都是240,然而在實際生產中各自的化學活性卻大有區(qū)別各具特色,幾年前的2000和1070無須在其它原料上作調整就可以互相替代使用,然而幾年后的今天它們就形成了各自的特點,再也不能原封不動地互相替代使用了。
當然目前國內生產的慢回彈聚醚遠遠不止這二個生產廠家,因此每個慢回彈海綿的生產企業(yè)所使用的原料也就難以統(tǒng)一,其中也包括各種小料。這就形成了每個企業(yè)都有各自的配方,就慢回彈聚醚來講有開孔性較好的和穩(wěn)定性較好的。開孔性好一點的慢回彈聚醚在生產過程中開孔劑的用量就適量少一點、而硅油(穩(wěn)定劑)的用量相比而言它的用量就要適當地增加一點;反之假如你使用的慢回彈聚醚較穩(wěn)定性的或者說是較閉氣型的,那么在生產過程中開孔劑的使用量就要多一點,而硅油的用量就要略微下降一點。
那么怎樣才能確定開孔劑與硅油的添加量呢?在聚氨酯行業(yè)中由于慢回彈海綿和其它海綿的不同,如普通綿高回彈海綿無論有多少個生產廠家,但是它們的生產配方可以說大同小異,甚至可以說基本一致,而慢回彈海綿卻不同它的配方千變萬化,所以要以模式定位開孔劑與硅油的用量是絕對不可能的事了,但是無論怎樣基本原理還是不離其中,無論怎樣變化只要熟煉掌握好它的規(guī)律操作起來也能得心應手,開孔劑的用量無論你所發(fā)的慢回彈海綿密度是多少,只要所發(fā)的海綿在反應結束后能見到層面放一點氣即可,但是所放的氣泡千萬不可以太大,氣泡越大氣孔會粗大,這也說明兩個問題,一硅油添加量不足,需增加一定比例的硅油,二假如切開綿體見氣孔正常那么說明開孔劑的添加量偏高了,應該減少開孔劑的添加量。